付出與回報或許有關聯(lián)性,但沒有充分的證據(jù)顯示存在因果性。?很多人覺得,努力與付出,應該與回報成正比。做得越多,就應該得到多一些的回報,就算沒有功勞,也有苦勞;沒有苦勞,至少我也付出了疲勞。?
?
老實說,沒人在意你的疲勞。?
?
特別是你要透過你的專業(yè)價值變現(xiàn)時,你的疲勞只是成本的一部份,變現(xiàn)的只有你的成果價值。?過程產生結果,而結果換取回報;你不能將過程直接換取回報。覺得很現(xiàn)實嗎?的確是,但這就是市場機制。?
?
職場工作者的焦慮,來自于創(chuàng)造價值的不自信
在職場環(huán)境中,你不會感受到這一點,因為每個月領固定薪資,即使你多做了一些或少做了一點。?但是隨著時間累積,你所能創(chuàng)造的價值可能遠遠低于領取的薪資,于是你開始恐慌,擔心著失去了這份工作,在市場上無法找到同等水準的工作;擔心著更有競爭力的新人,隨時取代你。
?
于是有人花時間學習,希望能補足個人價值與薪資水準的差距,這就是多數(shù)人對于知識恐慌的真相:讓自己看起來更名副其實一些。?
?
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道,是提升對自己的定價權。也就是在薪酬市場上掌握主動權,你值多少錢,你說了算。要做到這樣并不容易,但只有做到了才會是真正的自由,不論你是在業(yè)內、還是業(yè)外。?
?
掌握薪酬市場主導權的五項思維改變,筑招網(wǎng)小編有幾個思路可以往這個方向邁進,也正在實踐,你不妨參考看看!?
?
一、讓自己的能力變得稀缺,而不是培養(yǎng)稀缺的能力。
市場不變的規(guī)律:物以稀貴,但前提是有需求存在。舉個自身的例子,我是統(tǒng)計背景出身的,在二十年前在企業(yè)中只需要簡單的統(tǒng)計知識與技術;做為統(tǒng)計人,在職場上可發(fā)揮進階統(tǒng)計技術的機會有限,這是屬于稀缺的能力。
但在大數(shù)據(jù)時代,統(tǒng)計扮演著關鍵能力之一,加上我在系統(tǒng)開發(fā)、業(yè)務行銷與營運幕僚所歷練出來的商業(yè)思維,這讓我具備的能力組合成為稀缺的、難以復制的。不僅在企業(yè)中受到重用,在成為自雇者后也讓我如魚得水、創(chuàng)造更多屬于自己的機會。
?
二、別在你不擅長的領域,消耗他人對你的期望值。
每個人都有優(yōu)勢、劣勢。
但是你會選擇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優(yōu)勢的精進與發(fā)揮?還是劣勢的補強與提升,讓自己成為八面玲瓏的人呢?從投資報酬率的觀點來看,持續(xù)強化與發(fā)揮優(yōu)勢會是較佳的選擇。而且當你做的越好,你的時間價值也隨之提高,這時候補強劣勢的成本也會更高,不如委托給更擅長的人來提高勝算與降低成本。
如果你是個能力很強、什么都能做到水準以上的人,面對的問題可能就不是優(yōu)劣勢的發(fā)揮,而是選項的取舍。我的建議是: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。思考什么是只有自己做得到、做的好的事?也許不是單一事物,而是一種組合出來的產物。聚焦在這些事情上,你就能做到第一項思維中提到的:?讓自己的能力變得稀缺。
?
三、讓自己拋開平臺光環(huán),最好的品牌就是自己,而不是關鍵字。
近年來,個人品牌的話題十分火熱。
很多文章或是課程都會告訴你,找到自己的三個標簽、關鍵字。但是,這不是自己說了算,不是自己冠上了「簡報達人」就會被市場認可,更別說人人都可以粘貼的標簽與關鍵字,有什么意義?
十個人都粘貼了「簡報」的標簽,如果你是客戶會怎么選?比誰紅、著作多、服務過的客戶名氣大,還是有很多簡報作品廣為流傳?你可能提升了被過濾的可能性,但完全沒有被看到的機會,用SEO的說法,你不在搜尋第一頁就機會渺茫。
事實上,你自己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品牌、最值得經營的關鍵字。如果可以讓別人搜尋你的名字,原則上就會出現(xiàn)在第一頁,甚至第二頁、第三頁也都是你的,只要同名、又比你有名氣的人不要太多就好。
不過這也沒關系,因為對方知道要找的是哪個你。
從「個人」到「個人品牌」,再到「品牌個人」。這是我對自雇者品牌的經營思維,有機會的話我會寫一篇來談這件事。
四、拿成果價值去爭取,而不是以付出時間與精力來談回報,沒人需要對你的學習成本買單。?
?疫情期間,不少服務模式轉為在線,也出現(xiàn)了訂價上應該提高或調降的議題。
有人認為,因為要學習新的技術、添購新的設備與平臺,甚至將自己的學習成本也都算進去,主張應該要調漲價格,以因應這些成本的增加。但是從商業(yè)的本質來看,技術和設備的進步與普及,應該讓服務與產品的取得成本更低才是。
你完全可以主張?zhí)峁┑姆张c產品更好、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價值,所以收取更高的報酬。但是將成本灌給客戶,你覺得對方一定要買單嗎?如果你的服務與產品比原先的質量更差呢?或是有人選擇自行吸收成本呢?這時候你就不會是優(yōu)先選項。
因為市場上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,買到更好的服務與產品。
而這也呼應到第二點所談的,別在你不擅長的領域,消耗他人對你的期望值。
五、價值要能量化才能衡量,要有相同單位的基準才能比較。
數(shù)據(jù)單獨存在沒有意義,必須有比較的基準才能突顯價值。想要獲得什么,就得賦予價值同樣的單位,讓人覺得值得。?
…
提升自己的價值,讓自己擁有定價的籌碼,你才會有真正的自由,不論你是自雇者還是受雇者。?
用對力氣、聰明努力,用成果說話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